WAP手机版 RSS订阅 加入收藏  设为首页
军旅回忆录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愿癌敌 > 军旅回忆录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时间:2016-6-11 22:11:52   作者:互联网+药师坛城   来源:互联网+药师坛城   阅读:5655215   评论:0
内容摘要:星光“义工”(邱天道研究员)凭借精湛的医术在20世纪80年代曾轰动三军,共和国开国上将、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题词赞扬他是“中国士兵的骄傲”,以此为题《解放军报》1988年12月6日头版头条(头版和3版)报道了邱天道为民行医的先进事迹。由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和中央电视台拍摄的《医坛新秀邱天道》在中央电视台人民子弟兵节目中播出,《解放军画报》等多家军队新闻单位争相报道他的事迹。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军旅回忆录连载(2)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闯入京都的“兵”郎中

    这是一个传奇的故事,一把草根、一块树皮、一张膏药在华夏被研究了几千年,成熟地构成了中医药。因为有了张仲景、华佗、李时珍……他们用神奇的中草药汁液,浇灌着中华大地上的生命欢歌,谱写着人类与疾病抗争的乐章。后人还在探索,在前人没有走过的艰难道路上追求着。
    前途是瑰丽的。
    膏药是结晶之一。这样一种黑白相间的、带有浓浓药香的剂型,在当代出现了更新的飞跃——这是多少个不眠之夜的结晶,多少次苦思才结出的甜果!这是智慧和辛劳的馈赠,这也是奋斗与搏击的回报!这是一个著名中医外治学家的故事,这故事连着千万患者的笑声和新生,在长城内外,在大江南北广为流传……
    这故事离不开膏药。远在唐、宋时期,它就广泛地应用于治疗疾病,一直流传至今。“膏药疗法”乃当今备受推崇的“自然疗法”和“无痛苦疗法”,这种行之有效的疗法,已逐渐引起国际医药界的瞩目。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共和国开国上将、时任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张爱萍将军题词 

    有这样一个传说:

    十岁的邱天道已经可以跟着老爹上山采药了,村后的云门山上几乎无处不留着他奔走的足迹。他知道哪个坡上长车前子,晓得哪条沟里有银翘,唯有灵芝草出产在哪座山哪道梁,对他是个猜不透的谜。这一日,趁老爹外出行医,邱天道 只身孤影又进了山,他发誓要找到灵芝草。那是不久前的事,小妹得了急病,高烧不退,额头烫的像火球,如果有仙草灵芝本可以救得小妹,结果眼睁睁地看着她丧命归阴。邱天道揩干了伤心的泪水,跑上云门山,下了狠心要采到灵芝草。

    就在他前山后山奔跑着寻灵芝的时候,忽然遇到一只银蝶,在他身边飞来飞去不肯离去。银蝶告诉少年,它本是山中老尼变成,愿意带领他到山寺里去拜见天师,天师会给他指点哪儿有灵芝草。

    邱天道喜出望外,跟着翩翩飞舞的银蝶进了一座金碧辉煌的寺庙,跪拜在天师像前的蒲团上。这一瞬间,移行绒线绣成的字映入他的眼帘:“磕首千遍,道行万家;遵行我命,普济众生。”他再一细瞅,这字是绣在“天师”双脚的鞋上。他马上明白了,立即虔诚的磕首不止,口中点着数,决心磕满一千方休。

    当他磕头八百八十八个时,那蒲团上的蒲草突然裂缝。露出一个亮闪闪的什么东西,他没动心,坚持磕首至千。

    这时,他浑身酥软,瘫在了地上。他发现从那蒲团破裂处崩出一个尺把长的绸包,一看,上面写着:“膏药救世”!

    啊,原来是仙膏的配方。灵芝草!

    邱天道兴高采烈地跑回家中,将山中的奇遇说与母亲,老人知道儿子遇到了神仙灵芝,赶忙沐浴更衣,拉着邱天道跪在“天师”像前祷告,向“天师”许愿,让邱天道一生从医,不求当“名医”,但求当“明医”,只要病人找他看病,邱天道一定让每位患者都满意!

     从军后的邱天道那颗赤诚的学医之心没有一刻冷静下来过,他听说张家口市有位叫史致祥的大夫很有名,“史一针”便是他的美誉,他用一根神奇的银针治好了许多疑难病症,在张家口乃至河北省都名声很响。

    但是传闻“史一针”是个脾气异常暴躁的人,他办事讲究快节奏,连说话都是大声吼叫,他让你办的事你哪怕慢半步,他也要暴跳如雷地发泄一通。好些年轻人都赶不上他的快节奏,总是愣愣地琢磨着他交代要办的事,他连这种琢磨的时间都不给你,会喉一声:“你是聋子,没听见?”外面传言,他很保守,对自己所掌握的“一针”之技,不传人。至今连他的女儿都不给传。他没有儿子。他曾经说过,如果找不到理想的传人,宁肯把这“一针”的技术带进棺材。

    每每当邱天道 站在史大夫针灸室外那棵古树下往窗子里张望时,总是有种惶恐的感觉。可能是害怕拒绝吧,毕竟那颗执着的心经受不起打击。徘徊又徘徊,这样一站就是半个月,终于他的诚意感化了史大夫的一位同事,他带着这位年轻而有朝气的小伙子来到“史一针”面前。出乎意料的史大夫爽快的同意了拜师。可能是天意吧。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共和国开国上将、时任总后勤部长兼政委洪学智将军题词 

    一个月过去了,邱天道的手肿了,出了很多血泡。两个月过去了,血泡磨平了,出了很多老茧。一年过去了,邱天道告别了往日的默默无闻,而“史一针”也开始离不开这个聪明的徒弟了。此后军队了渐渐流传了“邱一针”的传闻。

    邱天道回乡探亲时有这样一个故事:邱天道回村的那天,本村和邻村的拥挤地聚集在村头,迎他进村。看着他长大的老年人争着向他打听部队的新鲜事,同龄人拉起他的手相约重叙家常的日期,特别是那些唧唧喳喳小雀一样的孩子们堵着欢迎这位从自己村里走出来的解放军叔叔!

    大梁冢村什么时候主动集合起这么多人迎接一个人?没有,从来没有过。当然也有一些人没有拥挤到人群中去,只是远远地站在一个什么地方偷偷地看着热闹的场面。他们脸上的表情是十分复杂的,因为他们曾经难为过这个年轻人,现在后悔了,却缺乏走到“邱一针”面前去的勇气……邱天道 回村后的第一件事就是给乡亲们看病,他站在自己门前,向乡亲们招着手,让大家肃静下来,郑重其事地宣布:“我给乡亲们看病,一律免费,不管是本村的还是外村的都免费!”

    他治疗的第一个病人是个女孩。

    女孩是被家人用担架抬来的,她脸色铁青,牙关紧咬,不哭也不叫。除了还有一口气外,身上的其他部位都呈现着一种昏死状态。孩子的母亲抱着孩子,全家人围着他哭成了泪人。孩子的母亲说:“邱大夫,你行行好,一定救救我的女娃!”

    邱天道问:“孩子怎么成了这样?”“孩子的魂被吓跑了”“怎么吓的?”“她自己跑着在空院子里玩耍,不小心掉进了一口枯井里,我们赶紧打捞上来,就变得不省人事。”“多久了?”“还不到一小时。”

    邱天道心里有数了。他先分析了孩子的病因:惊恐伤肾,惊则气乱。孩子得了惊吓病,气乱了。他给女孩治病。脑为无神之腑。要给他扎头针,调理神经。于是,他给病孩头上的有关穴位扎上针,针扎的特别好看。只用了十五分钟,孩子就慢慢地睁开了眼睛,不换眼地打量这个陌生的地方。

   “叫妈妈!”邱天道对孩子说。女孩用无神、干涩的目光扫了以下众人,然后亲亲地喊了一声:“妈妈---”然后,“哇”的一声大哭起来。孩子的母亲抱起她,失声痛苦,全家人都激动的哭了。

    此事传为佳话,一度传出“大梁冢村出神医了!”

    邱天道遇到了这样一个病人:他是个青年农民,二十八岁,前些年,他在田里看守庄稼时,总是躺在冷潮的地上,有时还用冷水洗澡。很快,他便患了坐骨神经疼,开始只是疼,顶一顶也就过去了。后来病情日渐严重,怎么顶也抗不过去,最后连床也不能下,失去了自理生活的能力。他跑了不少医院,找了不少医生,就是没人能治好他的病。此刻他抱着最后的一线希望来找邱天道。他躺在一块冰冷的门板上,盖着厚厚的、脏兮兮的被子,见了邱天道光是哭,说:“邱大夫,这病害得我好苦,一家人都跟着我受罪,我干不了活,他们也得围着我转。这回你这神医再治不好我的病,我就不活了。”邱天道安慰他:“你不能这么说战胜疾病首先要有信心。我尽最大努力给你治疗,你要积极配合。如果是剃头挑子一头热,我就是牛大的劲也拉不动一辆车。”

    青年农民答应要好好配合治疗。对于治疗他的病,邱天道还是有一定把握的。这,还得从“史一针”说起。“史一针”用针灸治疗坐骨神经疼很有经验,人称是“针到病除,十拿九稳”。俗语:寒症用热治。“史一针”就是根据这个原理,用“烧火山”手法来治此病。邱天道 把这一绝招学到了手。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代总参谋长杨成武将军题词

 共和国开国上将杨成武将军为邱天道军医创办的瘫痪病医院题写院名 

    这时,只见邱天道拿出一根六寸长的芒针,在病人眼前晃了一晃,问:“你怕疼吗?”“只要能治病,再疼我也不怕。”邱天道让病人吸了一口气,芒针已入肉了。他将针捻九下,提六下,病人说身上有一种过电的感觉,邱天道的大拇指上也有了针感。气已通了。他让病人咳嗽一声,将针提取。呼吸补泄。“你下来走走。”他对病人说。

    病人哪里敢下门板?扎这么一针就能把病治好,走路?“你放心吧,下来走走!”邱天道说着让围观的人群闪出一条路。病人从门板上慢慢地下来,走了一圈,又走了一圈。---“好啦?真的好啦!”病人大声地喊着,巴不得让每个人都能听到。

    这些都是确确实实发生了的事情,此后邱天道的名声更加响亮了,然而他毅然投入到学校继续攀登更高点,他拜了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为师,以北京牛街为起点,准备打出他自己的天下。“牛街的小神医”名声不胫而走。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多年前常常随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学习看病

第二张照片是北京中医学院(北京中医药大学)鲁兆麟教授在为患者诊病

    牛街传闻之刘大娘烧香找到了庙门

    据资料统计,我国25岁以上的人,每年每10万人中有130人新发生糖尿病。也就是说,全国每年就有约70万人患糖尿病,这就难怪邱天道到牛街后不久就遇到了好多例糖尿病,他一一给他们精心地治疗,都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数牛大娘的病情最严重。

    她第一次出现在邱天道面前时,那惨兮兮的样儿真揪人心:全身浮肿,脸色蜡黄,没有一点儿精神,仿佛你伸一根指头都能把她碰倒。他刚进了医疗站就犯恶心,吐了一大摊食物。邱天道一眼便看出了这是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的症候。

    老人有气无力地对邱天道诉说:“我得的不光是糖尿病,还伴有高血压、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及心力衰竭。”邱天道问大娘得病史,她有点上气不接下气地说起来:“我都让这病给折磨昏了,记不得痛苦了多少年,反正不会少于十年。邱大夫,不瞒你说,我是天天把老命掂在手里打发日子,我真不知道该如何结束这种日子!活不好,死不了,唉!”邱天道又问:“我很想知道你都找了哪些医生,他们是怎么给你治疗的。”

   “我确实记不得找了多少医生,这实在是个无法弄清楚的数字。我只知道在我犯病最痛苦时一天就找过三个医生。病重乱投医嘛!我把希望都寄托给医生,可有几个医生给了我希望?”“我还是想知道他们是怎么给你治病的。总不会是你碰倒的每一个医生都以敷衍塞责的态度对待你吧!”邱天道说这话时完全是一种肯定的口气。“我想,他们怎样给我治病这已经不是主要的了,因为他们都没有把我的病治好”老人长叹一声,不说话了。

   “你为什么总是不回答我的问话呢?”显然,邱天道有几分不悦了。大娘这才细说起来,最初,凡是我求到的医生几乎商量过似的告诉我,这种病目前还没有办法对付它,只要能控制住不让它发展就不错了。于是他们就给我打针、吃药,我想这大概就是“控制”吧。可是,他们并没有控制住我的病,病情很快就恶化了。这时,我又四处求医,医生大致都是这样的说法,你的病已经发展到严重的糖尿病性肾病--肾功能衰竭,眼下比较可行的办法是做透析------什么来着?对,是腹膜透析。结果又怎么样呢?病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到了这个份上,医生又众口归一地告诉我,我唯一的出路是采取肾移植手术治疗,否则生命难以维持。肾移植?这是件容易的事吗?”大娘说的很吃力,显得十分疲劳,她不住地叹息,使人觉得老人曾经把好多眼泪都咽到了肚里。邱天道的心里也异常难受,他不知该讲些什么话才能使大娘这颗受伤的心得以安慰。她停了足足有五分钟,才很感慨地说下去:“在我心目中医生是最受崇敬的人,这个概念是从我懂事的时候就在头脑里扎根了。可是,我求医治疗糖尿病这些年里,医生的光辉形象确实在我心里减弱了许多。

    当然,我也清楚,我所遇到的这些医生在北京、在全国只是个别的,占不到百分之几,但它对我的打击确实百分之百的。邱大夫,你知道,像我这样一个重病在身的人,心理承受打击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呀!”

    邱天道的心被无数的黑甲虫撕咬着,他很难过。刘大娘说:“邱大夫,我知道,我的病发展到今天这样严重的程度来找你,肯定给你出了个难题。我不会难为你,你看着办就是了,你妙手回春,能让我轻轻松松活一天,我把你的好处记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你如果治不好我的病,我也不抱怨你半句。”邱天道说:“不!我没有这么想。我这里倒有一种治疗糖尿病的药叫“双降糖”胶囊,我用它治好了一些糖尿病引起的并发症。不过,俗话说百人百病,就是同一种病在不同人的身上也会表现不同,他是不是对你这病有效我还不敢说。我会在药的剂量和辅助治疗上下功夫,你先吃这药试试看。如果不行,我再想别的办法。”

     接着他给刘大娘介绍了“双降糖”胶囊的情况。这是他根据秘方做的丸药,这秘方有他爸传下来的,也有他从别处收集到的,是经过他多次实验不断加减才研制成功的。他之所以取名“双降糖”胶囊,就因为这个“双”字有“容纳百家之长”的含意。刘大娘:“秘方?好!好几个人告诉我治糖尿病的良药都是家传秘方,可我上哪儿去找这种药呢?今天遇到你这位好心的大夫可以说是烧香人找到了庙门。”

    邱天道说:“找到庙这才是第一步,进庙烧香叩头后佛爷灵不灵才是最主要的。”刘大娘拿上药爱不释手地左看右瞧,邱天道千叮咛万嘱咐如何用药,应该注意些什么,老人高兴地离去。第一个疗程后,邱天道到刘大娘家去看望老人,还没等他开口问话,大娘就先声夺人地说:“邱大夫,吃了你的药真见效,苦了我多少年的恶心呕吐已经减轻多了。”

    邱天道给他留下了又一个疗程的药。没出十天,邱天道再次来看望刘大娘,老人满面喜色地告诉他:“效果很明显,我觉得身上有了劲,这是从来没有过的。”邱天道见他浑身浮肿已经基本消失,又给她留下了一些药。第三个疗程后,刘大娘乐的简直是小跑着来到医疗站,跟头一回那没精打采来找邱天道时的样儿判若两人,她说:“邱大夫,我的病好了!”邱天道给大娘做了检查、化验、血糖、尿糖的指标,已经跟正常人一样了!人们在街上见到刘大娘那容光焕发的精神劲儿时,都说她重新投了一次胎,换了个人。

    而牛街仅仅是个起点,邱天道的路很长,也许整个世界才是他的天下,在国外的留下了他很多传奇似的足迹,但对他来说“忠于医生职业。留下许多遗憾”。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陈玉田少将后任河北省军区司令员)

陈玉田:时任北京军区六十五集团军参谋长

    春天是大家共同的生日。
    这时候,他偏偏向往起了雪。雪是春色里最美的风景。他的目标在旅途,打着赤脚穿行于林莽山海之间。悠悠的湄公河从曼谷的闹市中平缓弛流过,那镜子般的河面,日夜闳动着明亮的眼睛。邱天道 却从这条河里看到了斑斑点点的另一种阴影,令他心酸。湄公河不是天堂的出人口。他已经是第三次看到那个穿着旧衣衫、戴着一顶破遮阳帽的老人了。别人告诉他,那是个华侨,姓马,快五十岁了。老马听说从祖国来的邱大夫医术高明,想找他给自己治关节病。可是,他为什么总是在远远的地方站着,却不走上前来?邱天道 好纳闷。“既然是来看病的,就不必担心他会有什么歹意。”邱天道这么想着,正要主动走去请老马前来就医时,没想到他走了过来。他显得很拘谨,怯生生的,但还是开了口:“邱大夫,我来求你给我治病,我这病再不治就不行了,已经多日没有去打工了。”他说的是汉语,是属于客家话一类的,艰涩难懂,但是邱天道还是听懂了他的意思。他与这位求医者搭上了话:
   “有了病就下决心治疗,先不要考虑其他的事,治好了病还愁没活干吗?”
   “不行啊,一家人靠我打工挣糊口钱呢!”至此,邱天道算是明白了一切。他觉得心里沉沉的,却觉得无话可说,只是默默无语地给患者查病,治病。
   “你的关节炎有多久了?看过医生吗?”
   “断断续续看过,打工太忙,也没有那么多的钱。病嘛,有些年份了,三十岁时就开始痛。”
    又是一阵沉默。邱天道拿出芒针,共六根,每根五寸长。“你别怕,我会尽力治好你的病的。”病人眼睛闭了一下,说:“我害怕夏天,因为我这腿一到夏天就疼。”其实这话他已经说了三次了,现在为了转移注意力,又重复了一遍。他不敢看那芒针。只见邱天道双手拿着芒针,同时在病人两条腿的同一处穴位上扎了进去,依法针刺了三个穴位。
   “有什么感觉?”邱天道问。
   “浑身像电流通过,我简直要飞起来了。”老马脸上扬着笑容,这是他见到邱天道后第一次笑。 拔出针,老马顿感疼痛大减。邱天道说:“明天你再来找我,我再给你做治疗。”
   “谢谢你的好意,明天我还要于活,一天不打工就没有饭吃!”邱天道沉思片刻,说:“我去找你,请你留下住址……”次日,邱天道在湄公河边的草棚坦见到了老马。老马刚出工回来,这是他们约定的见面时间。草棚里的地面异常潮湿,散发着.散发霉的水气味。老马特地搬来凳子让邱天道坐下。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赵冠英:时任解放军中医学会会长、301医院中医科主任

上世纪九十年代解放军总医院专家组一级教授赵冠英为邱天道研究员题词

    邱天道看着这个简朴的家,问:“家里的其他人呢?”“孩子上学还没同来,老伴的身体也不壮实,总是病病怏怏的没有快乐日子,今日身体稍有好转,打零工去了。”老马说到这儿,发出一声长叹.“她虽然只挣几个零花钱,总比没有强呀!邱天道听了,说:“老马,我没想到华侨也有像你这样艰难过日子的人。”老马说:“外国的天堂也许能使人神气快活地生活着,但是外国的地狱绝对是逼人死亡的地方。”

    邱天道为老马做完针灸,又贴敷了风湿镇痛膏,瞩咐他最近一定要缩短劳动时间,特别不要在水田操作,以免使关节炎加重。老马说,我一定尽量做到。反正治疗的时间不会长,少挣钱,家里人勒紧裤腰带熬几天就过去了。使邱天道终生都感到遗憾的是,次日和第三天他专门腾出休息时间出去为老马扎针时,他家的门上着锁,等了许久也不见人回来,他只好返回到展览会场。那天,邱天道第一次发现湄公河的水浑浑的,但水面仍然那么平缓。不久邱天道就回国了.再也没见到过老马。直到今天,邱天道还惦记着一件事:不知老马的病好了没有?
    其实何止在泰国,后来到了雅加达,类似老马这种牵肠挂肚的事依然多得让他心神不宁。谁让他是个医生呢,且又是个见了病人巴不得把所有降伏病魔的绝技都使出来的医生。这是肯定无疑了:邱天道的善良心肠与对患者的多情,使他的心里装上了越来越多的病人名字及其病情,这些有时是一种精神享受,有时则成了一种卸不掉的思想负担。因为他确实难以保证自己就能治好每一个病人,尽管这里的原因有时并不在他身上……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共和国开国上将、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伍修权将军题词

    那次在雅加达他就犯了这个“错误”。他去雅加达仍然是为了宣传他发明的膏药,还好,销路不错,第一天就涌来数以百计的人买他的药。第二天,第三天,来买膏药的人就更多了。邱天道的名字随着他那神奇的膏药被雅加达的市民们传开了,有人通过各种渠道竟然了解到他那带神奇色彩的医名“邱一针”。知道了他扎针治病的效果极神。
    于是,邱天道开始接待来自四方的求医者,自然他是在参加展览之余的时间,加班加码为群众治病,他很乐意让自己的业余时间变得这样丰富多彩。每天下班后,他下榻的宾馆门前,看病的人排成了长龙。他不急不烦,直到队尾的最后一个病人满意地离去,他才开始休息。这时往往是晚上八九点钟了,他浑身疲乏,伸展一下四肢,心里感到异常甜蜜。一位老将军来找邱天道治病。他叫苏贝地,快八十岁了,印尼没有人不知道他,因为他是当年反对苏加诺总统的七将军之一。现在老将军早已退役,在某钢铁公司担任董事长,他依然保持着军人的仪表和风度,讲话声如洪钟。半年前,老将军突然中风,虽较轻微,但说话时吐字不大清楚,流口水,多方求医,无明显效果。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邱天道的针灸技术已经在雅加达有了名气,老将军就是慕名而来的。邱天道给老将军扎针,老将军看到那六寸长的芒针,很风趣地说:“当年我上战场打仗,枪子儿在空中乱飞,我都不怕,可今天一瞅见你这针心里就直打怵。”邱天道通过翻译告诉他:“有你这话,我就不怕了。”第二次老将军来扎针时,带上了夫人,他逗乐地对邱天道说:“我已经是你的义务广告宣传员了,拉来了个病人。”老将军的夫人脚扭了,软组织损伤。,邱天道给她贴了“正骨膏”,前后经过两天治疗便痊愈了。老将军的中风也见轻多了,却没有彻底除根。遗憾的事情不得不发生,邱天道要回国了。他心里深感不安,对老将军说:“其实你的病并不是难治,但是需要时间。我们回国的日子不能更改,要不我会把你的病彻底治好了再离开。”老将军很感动地说:“我已经很满足了,与我刚见到你时相比,我觉得自己的病好转得多了。我只有一个愿望,等你下次再来雅加达,我们就是老朋友了。”邱天道告别雅加达的时候,心情是非常沉重的。这里又留下了需要他治病但他却无法为其解除病痛的人。医生这个职业,永远使他觉得自己有尽不完的责任,干不完的工作。人要是能像孙悟空那样任意闯天下该多好;或者生出三头六臂来可以包揽许多事情也够惬意的……坐在从印尼回国的飞机上,邱天道这样海阔天空地想着……

军旅回忆录连载(2):一个创造外治医学奇迹的“明医”


    飞机穿云过雾,他从舷窗看去,太阳离他很远……一切都很平静。高空的天地显得十分狭窄,且有些沉闷。
    他想起临上飞机前,一位华侨塞给他一纸团,那上面写着赞扬他的诗。他并不认识他。他这时展开纸团,默读着上面的诗句:

    杏林由神农.
    膏制师机方。
    诊断天士同.
    治疗病中风。
    针灸经六通,
    病者喜相逢。
    妙手一枝红,
    南游留芳名。

    他收拾起了写着诗句的纸。天空像一条无尽的走廊,阳光刺眼。
    有事业相伴,活着就永远快活。
    他希望不要衰老,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飞机在云层中穿行,空中也有雪山、草地、戈壁、冰川…绕是绕不过去的,俯冲而去!
    春天等待着雪,冬天等待着花。
    他真想快点着陆,落地生根,片刻不停地把那些残缺的梦进行完善和补充,身后是一片变幻着的白云…… 。

    原载《解放军生活》1988年第8期

  原题目:闯入京都的“兵”郎中编入时略有改动


相关评论

本类更新

本类推荐

本类排行

北京药师坛城国际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药师坛城(世界)文化集团传播有限公司

地址:香港湾仔卢押道18号海德中心16楼